感冒24小時癒
原本沒打算要寫這篇文,但想了想還是再為中醫留下一篇醫案記錄好了。
禮拜四一大早就出門,天氣有點冷而且還下著小雨,可能是來實驗室的路上著涼了。禮拜四一整天都不斷的流出清鼻水,如清水般晶瑩剔透的鼻水,因為一整天持續冒出,所以後來乾脆仰著頭讓鼻水倒流回去肚子裡,好省下衛生紙。
當天我就預感隔天會喉嚨發炎,果不其然,禮拜五一早醒來,喉嚨就有輕微的疼痛感。一早實驗室還有事情,所以沒辦法給邱醫師看診,中午吃過飯後,到學校附近的『吉辰中醫』鐵捲門外排隊。
我沒寫錯,真的是排隊,吉辰中醫一直以來都是還沒營業就有一大群人在外頭排隊。我那天從十二點半開始排,到一點半開門,排隊人數應該接近五十人,而我早了一個小時去排,由於感冒所以身體非常不舒服,一度排到實在快暈倒了,這樣奮力的堅持之下,也不過就是佔到第十五名。掛了號以後,還請我等到下午三點再過來。
這是我首次到吉辰中醫診所,第一次見到盧醫師本人。他是那種有『場』的人,內在的修為已經強大到足以在周遭建立起一種平靜的氛圍,有一種溫煦緩解了我的急躁,原本還想一進診間就劈頭建議(抱怨)管理方式,請他稍微修正一下,別老讓那麼多人在外頭撐傘排隊。但一見到他,我把所有急促的事情都忘了。為了讓他可以了解我的體質,所以我把過去的服藥和自己的體質交代了一番,他非常尊重病人,很專心地聽我說完(這點和邱醫師一樣,是極大的優點!)。
事後我常常回想所謂的制度,盧醫生大可以放棄健保,採取自費制度,以價制量,這樣他自己可以輕鬆一點,而且收入還可以比現在多很多。但是他沒有,究竟背後原因是什麼我不清楚,低廉的收費造福了很多收入一般的平民與學生,單這一點我就尊敬他這個人!
開的主藥是我沒服用過的: 荊防敗毒散
由於確認我是風寒性質的感冒,又從我的口述中了解我的腸胃偏弱,所以使用荊防敗毒散發汗解表(退燒)、散風去濕(緩解頭痛、鼻水),其中所謂的『防』即是指中藥裡的防風,可以幫助身體抵禦風寒。成分裡的茯苓與甘草則健脾顧胃,對我原本腸胃就弱的人就更適合了。
立刻在診所服用了一包藥,但第一包藥也不能期待有什麼立即性的改善。接下來的數個小時內,病情繼續惡化,傍晚回到家後強烈畏寒,也不管晚餐沒吃,開了暖氣直接上床睡覺,中途起來吃藥時順便量體溫,已經燒到三十九點八度,發高燒卻還是覺得冷而不斷的棉被裡發抖。三更半夜再次醒過來,隱隱覺得悶熱而冒汗,在棉被裡替自己把脈,數脈已退,剩下浮脈帶一點滑脈,這些跡象顯示燒已經退了。
隔天一早,還有些鼻塞但確定沒有發燒,喉嚨也不痛了,只有後腦的偏頭痛還在,傍晚時間,也就是服用第一包中藥後的二十四小時,除了還有一點流鼻水以外,身體感受不到任何異狀,至此算是回復到一般冬天的狀態了。由於我沒有立刻停藥,所以到禮拜日晚上,連鼻水也停了。雖然現在症狀都停了,但我還是會把藥都吃完,以免輕心而沒有根治疾病。
以上是這次我感冒發燒,二十四小時治癒的經過。其實過去類似的經驗也發生過不只一次,以前曾經早上發現不對勁,中午回永和找邱醫師,吃了藥後躺下去休息,中途起來吃個晚餐,隔天早上就一副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繼續上工。
所以每當有人跟我說『中醫只能用來調養』、『中醫效果慢』、『中醫不擅急症』,我實在很不同意,至少在我身上,中醫治療感冒的速度每次都是以小時計,這還不快嘛!
留言
就算看了醫生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看了這篇
下回 (最好沒有)我可能會考慮去看看了
站在中醫的觀點,認為人會生病主要的原因是自己身體裡的平衡出了狀況,身體出了狀況,抵抗力差了,就容易受到外邪侵擾,或是原本就已經蟄伏在體內的病毒細菌就有發揮作怪的空間了。因此中醫的策略,主要都在扶正身體運行的平衡。假如出了狀況可是不做處置,身體必須花費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回到平衡狀態,甚至有可能回不了平衡,病邪入裡,表面上好像主要症狀沒了,但內部卻有許多小問題存在著(也會伴隨一些不太察覺的小症狀),一旦日後身體在出大毛病時,就會把問題變得複雜難解。
就以我這次的為例,我的腸胃平日就偏弱,但還好多少有在照顧(也不過就是嘴瘡這樣的小症),假如平時放任不管,現在再加上感冒,兩症一起出來,即便只想先治療感冒,也會因為腸胃狀況而導致對藥的吸收運化效果差,這都會影響到治療的效果。
所以你對藥的觀念很正確,平時沒事,不要把藥當營養品(中、西醫皆然),但身體有狀況出現,就一定要及早治療,而且徹底的治療,這其實也是為了下一次健康出狀況的治療做長遠的鋪路。
祝福你身體健康!
話說我們家一人中獎全家同樂,小孩一個休息一周,另一個幾天後也開始,沒多久就變我了,醫生開抗生素三天沒改善,回診加入咳嗽流鼻水,根本就更嚴重,再找另一家,老醫生說不開抗生素,多休息多喝開水睡眠足就會自癒了,哎哎哎。
這幾年來,我完全沒給西醫看過,身體如果有任何症頭,都堅持只給中醫看,我隱隱覺得西藥吃得越少的人,中醫藥的效果越好。
你還真不簡單,還懂得把脈,還分得出滑脈等脈象,看來是下過功夫學過的。受您影響也許下次感冒會去拜訪中醫師了。最近吃百香果有順便多刮了膜吃,的確頗有風味,吃了幾十年但沒去注意過,你真的很特別!
其實我會分辨的脈象,也只有自己曾經生病而有過的脈,中醫基本脈象有二十八種,我摸得出來自己的不過寥寥數種。要學像我這樣的皮毛並不難,每次看中醫的時候,中醫把完脈,自己立刻也跟著摸,然問問醫師標準答案是什麼,多累積幾次就會熟悉了。
百香果裡面那層薄膜很好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