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四日 尖石登山紀事
今天登山時原本以為不會遇到任何人,畢竟是冷門路線,要遇到山友並不容易。獨自走了兩小時後稍做休息,看到林子的那一頭突然出現一位原住民,從五官和在山裡的穿著,你很容易分辨是漢人登山客或是土生土長的原住民。我主動拉高音量和他打招呼,他緩緩走到我的旁邊坐下,也和我一起休息,而他的弟弟隨後跟上。
哥哥染金髮,較瘦矮,表情嚴肅,弟弟壯碩面帶微笑,從弟弟的肩膀寬度和粗壯的大腿判斷,他可以輕鬆背起我這種體重的人在山裡行走。
我們彼此分享路線情報,原本我以為是分享,因為我對李棟山區的路徑自認為做了充足功課,以李棟山為中心延伸出去,從新竹尖石到桃園復興鄉的登山路徑我都能如數家珍,大部分路線都走過甚至有的還不只一次,就算沒爬過也蒐集了不少登山隊的報告,排入清單等有時間要去走。交談後發現,我知道的他全都知道,但他知道我不知道的,他告訴我說今天和弟弟要去高義(位於北橫),我說要去高義有兩條路,一個是下切寶里苦溪,可以接往北橫高義橋,另一個是和我一樣沿著陵線走往防列區山再接產業道路,但前者需要泳渡深潭還必須在索具的幫忙下才能垂降數個瀑布,專業的朔溪隊伍都要兩天一夜才能完成寶里苦溪朔溪至李棟山。原住民大哥說,他們有自己泰雅族的傳統路線.............,他不願再多說,我也沒有追問。
我因為前四十分鐘抄捷徑,費了很多力氣攀越陡坡才接上傳統山徑,身體疲倦所以多做休息,他們兩兄弟先我一步啟程,後來我有追上他們,他們行走速度並不快,但我想大家都有在山裡保持寧靜的默契,所以跟在他們後頭約五十公尺,沒有再上前打招呼,經過幾次彎後,兩兄弟從此消失在我的視線裡,我想他們應該是偏離主線走上所謂傳統的泰雅族路線。
原住民大哥要和我分別前,重複兩次叮嚀,你千萬待在稜線上就好不要下切溪谷!你千萬待在稜線上就好不要下切溪谷!我微笑點點頭,這個我知道,我這次登山的計畫也只走稜線。
他語重心長地說:下切溪谷,就上不來了,要小心。
我們的交談很短暫,但他已經傳遞一個關於登山者生與死的重要訊息,防列區山稜線兩側分別是榮華溪和寶里苦溪,溪谷深而且兩邊側壁陡峭,下切溪谷後只能一路往北橫方向走,有深潭與瀑布需要克服,無朔溪訓練與索具,幾乎是必死無疑。
我望著這兩位泰雅族人的背影,深深覺得自己是闖入他們家園的外來者,在山裡行走,他們是那麼樣自然地相嵌於山林裡,從容來往這些巨大的山嶽中,他們和山林一樣接納我這位外來者,慎重地告訴我在山林裡存活的關鍵。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