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小男孩的故事

離開職場後,今天是星期幾、今天是不是國定假日,對我已經意義不大了。我越來越習慣週六假日都還是五點多出門,健身房運動、八點出頭進辦公室。因為假日小孩都在家,所以我通常週六假日只在辦公室待半天,下午就回家注意一下小孩功課、幫大妹洗澡、睡一個比較長的午覺。

但週六日的辦公室還是很不一樣的,這棟樓除了頂樓餐廳以外其餘都是典型商辦,所以週末假日整棟樓特別安靜,我很喜歡這種寧靜的狀態。

今天心境上比較不一樣,離職後第一個獨立手刻的產品NTsocial終於上線了。雖然正式上線日是10/14日,而我也在當天於推特發表宣傳文,但頭兩天可以說幾乎沒人注意到,流量非常低。還好有幾外台派的朋友幫忙轉貼訊息,要不然下載數量甚至無法突破個位數。

一直到昨天,漸漸地開始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我後續的發文(其實就是上一篇部落格文),接著就進入一種一傳十十傳百的快速傳播階段。根據推特的貼文顯示次數來看,在繁體中文圈中肯定是有破萬的(其實還是很小的流量,但已經好多了)。我猜再過兩天再回來看Google Play的統計數據應該會有將近百人的下載量吧!

我今天終於覺得,自己對這世界擲出第一塊敲門磚。

為了學位,唸書很多年然後畢業,在到職場工作。我的職場工作要說順利好像一路都平安順遂,但真要說做出什麼嗎? 其實我所處的研發團隊十年來也沒做出什麼產品,並不是我們不好,而是被集團欽定為要開發五年後才可能上市的尖端產品,這本來就是一種勝率極低但潛在盈利非常豐厚的賭局,我們只是沒有命中那個低勝率罷了。從唸書到最後進入職場並擔任研發工程師超過十年,我這個人從未對世界做出什麼很具體的貢獻。

你說博士論文總該是一份具體貢獻吧!而且在業界期間所發表的專利,也應該算是一種很具體而且被File起來的「貢獻」。

但其實並不是的,或者說你可以當它是但這並不符合我的標準。我很清楚自己的博士論文在學術領域中也僅只能說是一種巨大參數空間中,找一組沒有人做過的參數組合去設計實驗,最後實驗產出有點不大一樣的結果,再拿該結果發表期刊文章、到日本研討會給演講。在那個當下,我就知道若多年以後再回頭看,這就是在一片學術論文海中沉寂於深處角落的一份微不足道的存在罷了。如此而已,極少人會去引用或是閱讀。在從業期間發表的專利更是如此,大部分的專利都是防守性質,在特定領域圍繞著某一個創新想法為中心,在四周開始插旗防守,這種防守型專利並不是創新的主要構想,它必須存在但它唯一的作用是在專利官司戰中與對方博弈的籌碼,這種專利官司大部分時候是不會發生的,尤其是當處在中心的創新最後並沒有能做出產品來時。

我是一名,一事無成的中年男子。

曾經有很多個季節,我為此感到憂鬱。隨著年紀增長,我時常想起小時候的自己。如果現在的我回到三十幾年前,面對童年時期的我,澄澈充滿稚氣的大眼注視著今天的我,那位小男孩一定會感到失望!

我們不是說好要當太空人嗎?

我們不是說好要做很大的事嗎?

我們不是說好要賺很多很多錢嗎?

但到頭來,原來我也只是唸書、畢業、工作。成為一名普通到不行的上班族。童年時期的我,要是知道今天變成這樣,大概從那時候起就不會快樂了......還好他並不知道,而是過了很多年才發現自己走到今天。

我為此憂鬱很長一段時間。在一年又一年的努力中。我在很糟糕的情緒下,依然努力地打造了一艘火箭,並囤積了足夠的燃料與食物。最終,我搭上火箭並成功升空了。就在中年的時期,我終於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辭掉工作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經過了這麼多年,我終於重新地踏上那個童年時期所期待的人生道路。遲了,但總是開始邁出步伐了。我希望可以走得夠遠,希望在路上可以開始看到一些風景、經歷一些故事。我希望當我有一天出現在孩提時代的我的面前,我可以和這名小男孩分享:「嘿! 我要告訴你噢,我們的故事超級精彩。」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