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岬祕境探索之二





今天的海況更好了,為了減去潮高有可能造成的能見度誤判,我非常仔細地以電腦錶量測深度,確認今天的能見度達十二米!足足比昨天又好了一米,水母有逐漸回籠的跡象。


漁況也變好了,不像昨天那麼蕭條還得親自去找魚,把魚兜攏了才好攝影,今天的魚比較多,在秘密基地還碰上一尾印魚,這是我第二次在豆腐岬碰見印魚,以前遇到的不到三十公分長,今天這尾至少有五十公分的體長。印魚是一種很特別的魚類,他的頭部有吸盤,一旦讓他們找鯊魚、鯨魚這種超大型魚類,就會用自己頭頂的吸盤去附著在大型魚類的下巴或腹部,不只是搭便車,大型魚類在覓食的時候,他們也會暫時鬆綁自己出來搶幾片肉屑吃。我在豆腐岬遇到兩次印魚,而且兩次都追著我跑,這次也不例外,我忙著在秘密基地做攝影記錄,時不時感覺到背後有奇怪的『氣』,猛一回頭看,就會看到正在轉頭的印魚(避免和我目光直視),最後我實在覺得不好玩了,直接放下攝影機,騎在秘密基地的牆頂上和他對望:你要過來跟我,我不反對,但如果該走的時候你還不離開,硬吸著我不放,我肯定會在海面上把你現殺來做生魚片料理!

之後,就不見他的蹤影了.........




十來米的深度,有三道一百公尺長的流刺網,已經放第二天了還沒收回去,而且成績和昨天一樣可憐,魚網上什麼也沒補到。因為大大小小魚類喜歡跟在我後頭游,所以我都得刻意離這些網子遠一點,免得有什麼小傢伙被補到,我還要冒自己的危險過去拆。


留言

Unknown寫道…
看圖中相片,應該也是攝影模式中,後製截出的圖片。
相較於其他潛友的攝影習慣,大多的潛友都是用攝影桿手持下潛,或是自拍,或是轉向微調拍攝周邊環境。而咖哩兄則是喜好將相機預先固定在海底,再以入鏡後出鏡的方式自拍,自有一套「咖哩式」拍攝風格,還有您那八爪章魚固定腳架,也令我覺得相當的特別有趣。
我曾經有想過,也想用這樣的方式記錄自己潛水的過程,但經過幾次「模擬測試」,我大打退堂鼓。我的測試不是用實體相機,而是用「馬糞海膽」,很好笑吧!!會做這樣的測試,其實是因為我有極差的方向感障礙,而做這樣的測試,也可以避免我固定相機後「找不回來」。
我的測試程序是先找到一顆顏色較為光亮的海膽,初步先下潛7-8米深後,找一處礁石縫,將海膽至於上面,然後上浮,觀看四周標物(如旗幟,如消波塊與消波塊之間的間隔),自訂一個以標的物所形成的XY平面位置座標,在隨意往外踢水繞一圈回來座標上,就是我放海膽的位置上方,再下潛尋找先前放下的海膽,但相當遺憾的,至少十次的測試,「我一次都沒找到!!!」甚至連那塊原本自己所設定的礁石也找不到,說海膽跑了,還有道理,但礁石不可能會憑空消失吧!我想,這樣的方向感,應該要有自知之明,還是乖乖的拿著攝影桿捏在手上比較安心,不然不是只是相機進水這麼簡單,進水了還有「遺體」在,找不到相機,就「屍骨無存」了。
咖哩寫道…
Dear 科彥

潛場還不夠熟,倒不一定要急著做攝影,先讓自己能夠熟悉、悠由於這個環境,更懂得她的美以後,以此為基礎才更能拍出自己想要的作品。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