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憶中壢舊書城

最近比較認真地在寫部落格,上個週末閒暇時看著Blogger的後台管理介面,這才發現一個可以統一看到留言的功能,點進去看了以後發現五年前有位觀眾在「中壢舊書城」這篇文章下方寫下他的留言。他的留言告訴了我中壢舊書城老闆的姓名,我很感激他的留言,因為當你知道了一個人物的姓名,他在陳舊的回憶故事中就變得立體起來,當你得知了他的本名,他就是一個獨立鮮明的個體而不是故事的背景。

現在是2025年了,距離我最後一次去中壢舊書城過了整整二十年。在這二十個年頭中,我確實有幾次回憶起和這間舊書店的互動,當時所買的一些書,至今仍然擺在我新竹家的書櫃上。我隨時可以拿下來再翻閱,只要讀一小段,就能想起自己曾數次讀過這裡。於是,大學獨居時光的恬靜就躍然紙上,紙面上寫的是這本書的故事,而我所讀到的卻是自己當年閱讀這則故事的回憶。

如今,我才漸漸懂一個道理。原來同一間書店、同一位老闆、同一段回憶,經過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再次回憶起來竟然都是不同的。經過多年以後,這段回憶多了一些悵然,畢竟過了這麼多年,逐漸意識到青春留在那個年代,那是一個我人生中相對純粹的時期,那時生活中的一切都很簡單,但分分秒秒地活在當下,有一種珍貴的質感。這些細微的體會,只有經歷了十幾二十年的忙碌後,才能從回憶中清楚辨識生活質感的差異。「活在當下」給人聽來很俗,但那個時期,我在中壢獨居度過上千個日子,沒有網路,沒有智慧型手機,只有書和窗外一幅田園景致。那段日子,是我此生最仔細度過每分每秒的時光——當時的我,擁有當下。


 

原文連結:

https://nuclear718.blogspot.com/2015/05/blog-post_27.html?showComment=1742095357042#c3950429934184036374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