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潛水的危險性(五)之 肺部氣壓傷



肺部氣壓傷(pulmonary barotraumas)!這個問題之所以容易被忽略,不常被提起,常常來自於任何介紹自由潛水的資料裡,總會提到潛水反射,而其中一項就是『blood shift』!
所謂的Blood shift現象就是:水壓隨著潛水深度的加深而增加,肺臟會越縮越小(因為裡面的氣體體積,隨壓力增加而減小),過度壓縮的肺臟會在胸腔內留下多餘的空腔,而體液與血液會滲入以彌補這份多餘的空腔,由於液體的不可壓縮性,因此滲入的這些液體可以幫助胸腔抵抗巨大的水壓(否則單以肋骨的強度不足以抵抗水壓)。
所有的初學者,在一剛開始都會接觸到這一類資訊,然後就相信了!相信潛個幾十公尺的水,當然不會有問題,因為再怎樣也會有blood shift幫助。
事實上,早在發生blood shift之前,有其他潛水生理的問題,值得我們小心,例如這篇文章要介紹的,肺部氣壓傷!

在水面吸飽空氣,然後開始下潛,這是一般的自由潛水方式。當我們潛水到十米深的時候,肺部體積大約只剩下一半,通常,在三十米以內,我們的肺部體積會縮小到最小的狀態,為了精確討論這個問題,我引用維基百科上的圖示,來說明肺部在不同狀態下的專有名詞:

上圖的縱軸代表肺部體積,大家可以注意最右側的範圍標示:

Vital Capacity (VC):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肺活量』。

Tidal Volume (TV):當我們平時安靜狀態下,我們的身體會自動進行一種很淺的呼吸,淺呼、淺吸,這個淺呼和淺吸的肺體積變化範圍,就稱為『潮氣量』,一般而言潮氣量與體重成正比,每公斤的體重需要10毫升的潮氣量,故體重五十公斤的人,安靜狀態下的每次呼吸量大約只有500毫升。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FRC):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狀態,當你吸飽氣,打開聲門,任由氣體自然溢出(有別於故意呼氣),當氣體停止溢出時,那個肺部狀態就是FRC!這是一種被動式的呼氣方式,主要是由胸腔壁、呼吸肌、肺泡的彈性決定。

Residual Volume (RV):這就是本文章要討論的關鍵重點!你現在用盡全力吐氣,呼氣到極限後,那個肺部體積就是『肺殘餘量

假如我們的呼吸動作確實,當我們在水面上吸飽氣體時,肺部體積將會是『VC+RV』,這是最飽的狀態了,當我們潛水到十米深,肺部體積會減小到約接近潮氣量的範圍,如果我們繼續潛往二十米深,肺部體積將持續減少,只剩下約為水面時的三分之一,已經接近肺殘餘量(RV)的大小了!換句話說,我們幾乎可以確定,一般人而言,最一般的吸氣(無pack),在三十米以內的深度,就會使肺部的體積小於肺殘餘量(RV)。


不幸的是,我們打從出生開始,在陸地上幾乎沒有機會讓肺部的體積縮小到比『肺殘餘量』(RV)更小,基本上,一般人的肺臟是不習慣被壓縮到這種程度的!
那些動不動破百公尺的選手,有一整年度紮實而且科學化的訓練,他們的肺臟自然能夠適應這種狀態,但素人般的我們,面對這個問題就要特別小心了,沒有適當的知識基礎與潛水經驗,任意地下潛超過二十米,是會對肺部造成傷害的!

談論此問題,最完整的文章是2002年底由Erik Seedhouse發表在deeperblue的文章(技術專文探討而非討論區發文):The Risk Of Ascent (上升的風險)。由於他發表了這篇文章以後,引起許多人的重視,因此同一個作者在十天之後又發表了一篇補充說明:Risks of Ascent – An Update。這份補充說明,雖然在一剛開始要大家不要恐慌,文中還提出一個很簡單的計算:



當一個人肺活量(VC)4.5公升而RV為1.5公升時,吸飽氣體後的肺部總體積是4.5+1.5=6公升,當這個人吸飽氣後下潛到三十米的深度,其肺體積大約是1.5公升即肺部剩餘體積(RV),換句話說,這個人只要每次都有把氣吸飽,在三十米以內的深度自由潛水,可以大大避免肺部氣壓傷。只要潛水深度別超過,讓肺部的體積小於『剩餘體積』(RV or RLV),相對上都是比較安全的。(所謂的安全是指,這就是我們平常呼吸的肺部體積變化範圍,所以肺臟應該是熟悉此範圍,而可以正常運作不致於有傷害)


我要強調,文章作者只是很理想性的計算,事實上,我們在水面上穿著防寒衣,這一點束縛會讓我們沒辦法完全吸飽氣,更嚴重的是下潛過程中,我們需要做面鏡平衡、耳壓平衡,這都會隨著深度增加而消耗氣體,更何況,我們不是人人都有4.5公升的肺活量,簡而言之,我們應當從二十米的深度開始,就要注意此問題!

The Risk Of Ascent這篇文章的末端,他舉出了很多肺部氣壓傷的症狀,大部分他所提的症狀都已經嚴重到大家一經歷就會去就醫的(失去意識、暈眩、停止呼吸、身體虛弱、胸痛......), 我在這裡要特別強調他的第一項與最後一項症狀,第一項就是有血液從嘴巴或鼻子裡流出(咳血),最後一項症狀是,死亡!

我認為他很可惜沒有做技術面上的提醒,所以我補充一些叮嚀,以盡可能降低肺部氣壓傷發生的機率:

1.肺部的壓縮和擴張,需要時間適應,所以不要為了深度,而過度地加快了上升和下降的速度。(節錄自文章中:If the ascent is too fast then the musculoskeletal cage may exceed its expansion limits. Once this situation is reached, injuries such as pulmonary barotrauma, pneumothorax, and rupture of the pulmonary vein causing an air embolism may occur.)

2.不要在海底深處,對頸部、胸腔做出大動作,好比說你突然仰頭看海面方向,或是突然轉頭,或突然做出了擴胸類的動作,這都可能對氣管、肺泡造成傷害,而直接導致出血。


3.不要貿然進行負壓潛水(empty lung diving、FRC diving)!!!負壓潛水讓你的RV深度變得很淺,幾乎是一潛水就立刻進入了比肺剩餘體積(RV)小的危險地帶,讓肺部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準備適應!負壓潛水是進階的訓練方式,千萬不要貿然進行。

在這篇文章末端我要呼籲,當你想要試探自己極限時,一定要在事前有充足的準備與訓練、知識基礎也一定不能少,不要倉促為之,這二、三十米的深度絕對離人類極限還非常的遠,可是這並不代表,你可以未經充分的訓練,就恣意的潛入這個範圍,否則咳血還只是最輕微的症狀而已!



PS:稍後此篇文章,會收錄進『中文自由潛水文章集』的網站中。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