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來臨 之 上萬小魚

咖哩最近是因為實驗太忙,而精神錯亂嗎?現在大家都在喊抓住暑假的尾巴,咖哩竟然下了一個『夏季來臨』的標題。

沒錯,今天才是豆腐岬的夏天,過去幾次下水的海況可以用相當離譜來形容,以前的夏天不至於這麼糟,海水不清澈、海溫過低、水母、魚群不靠岸,直到今天,海水溫度勉強來到了二十八度(以往夏季的水溫是二十九度),十二米的能見度也恢復以往夏季的水準,魚況呢?今天的魚況可以說是空前絕後,雖然大傢伙還是不太愛露臉,但遇到一群數量破萬的小魚群,讓我非常高興。

接連著數日做份量很重的實驗,身體的疲勞一直在累積,可是為了自由潛水,今天起了一大早去實驗室再處理些事情,然後才搭車回宜蘭潛水,實在是正確的決定!

我坐在沙灘的淺水處,穿好蛙鞋準備要下水,突然,背後好像有人在叫我,因為面鏡視野的關係,我雖然稍微偏頭回看,卻沒看到人,原先不以為意,因為不太有可能是叫我的,沒想到那個聲音持續逼近:『請問你是那個部落格的..........』
我連忙脫下面鏡:『沒錯!你好,我是咖哩。』
他親切的向我打招呼,還說是我的粉絲,有在看我的部落格。
當他講完這句話,我的腦袋一瞬間浮現上百位訪客和潛友的名稱,因為如果對方有留言和我交談過,而我把對方給忘記,那是一件多麼失禮的事情呀!....................可是,線索太少,我根本猜不出他是誰。
然後,他很熱情的介紹一同與他下水的朋友鄭先生,還有他強壯的兒子,我看著鄭先生從遠處走來,我持續的掃瞄腦中的臉孔資料庫,因為鄭先生看起來很面熟,可是,我還是想不起來在哪見過,一直到鄭先生走近,我還是很緊張,因為我想不起來他是誰,但又覺得自己認識這個人。
之後簡單的寒暄和問候,我就下水了,而這位親切的朋友已經玩了一整個早上,當時已經過中午快一點了,我也不好意思再強力邀人家下水。
在踢往夢幻之牆的路上,我才驚覺自己很失禮,因為當人家來跟我問候的時候,我竟然全程都坐在淺水處,我應該站起來和對方握個手,起碼要站起來正面對著他吧!一時緊張,做出失禮的舉動,還請這位住在台北的親切朋友見諒!

灣內的海水能見度只有普普,花園角落我沒有繞過去,但那一塊珊瑚角落的能見度應該很好,趴在海面上見底沒問題。

出了灣外後,我確認了今天的能見度大好,能見度達到十二米,而且海水溫度明顯比較高(因為我覺得有點熱了),稍後我曾經啟動電腦錶的潛水模式,確認海水溫度是二十八度。

一路上可以見到不少魚,到了夢幻之牆後,先是遇到幾尾體型還不錯的關刀魚,隨意跟拍了一小段,金黃色的陽光倚著清澈水質直射入夢幻之牆的底部,就連平常在這裡比較少見的獅子魚都出來曬太陽,夢幻之牆顯得有些熱鬧,雖然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但我一手扶著牆面,輕輕搖著頭對她說:『妳就是不喜歡陌生人來看妳對不對?總是在只有我一個人來見妳時,妳才願意出大景,今天我帶了攝影機,我祈求妳讓我拍一點感覺回去分享給大家。
祈禱完後,我為了平撫長距離踢蛙鞋的高心跳率,趴在海面上休息並隨意拍攝,等我休息得差不多後,浪況有些微的變糟,從小浪演變成中浪規模,天空的雲也開始聚集,為了把握強烈的日光照明,我趕緊下潛將GoPro安置在海底,這回我要拍自己,過去幾次的拍攝,逐漸讓我察覺一個最大的敗筆,那就是所有的拍攝都是第一人稱,完全沒有分鏡,這怎麼可能製作出好的短片,所以,今天的GoPro攝影練習就是自拍!!!
說來奇怪,等我安置好攝影機後,我回到海面立刻被一大群的小魚包圍,請注意,這次我講的一大群,和過去所謂的一大群,在數量級上至少有十倍的差別,這次魚群數目我根本沒辦法統計,數量肯定破萬!他們被獵食者前後夾殺,而我就處在兩側殺戮點的中間,因此他們瘋狂的包圍著我,或許是因為大魚怕我,所以當他們在我身邊時,獵食者會收斂許多,只是不安分在的外圍來回巡游。
起初見到這麼一大群魚,我先是一愣,因為在豆腐岬沒見過這麼大場面!一時之間會意不過來,當我回過神來,我興奮地指著魚群構成的最大團塊,咬著呼吸管對海底的GoPro攝影機大喊:『你看見沒!你看見沒!這麼美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鄉!my home!』
我非常的激動,用力扯掉口中的呼吸管,用極限的力道踢蛙鞋,急速下潛十五米,抓起剛剛安置在石堆中的GoPro攝影機,奮力一跳,接著再以最強的力道擺動蛙鞋,用自己所能達到的最高移動速度,火速竄回水面,為了就是拍下這感動人的一幕,雖然我明明知道,GoPro的影像解析度很難拍得下這些小魚,但不管那麼多,就算拍下十分之一的感受,那也是十分驚人的!
他們瘋狂的環繞著我,因為數量實在太多太密集,我看得頭都暈了,邊暈邊感受這令人震撼的畫面,在他們的四周有一群凶猛的青旗魚,我曾經近距離欣賞過青旗魚,體型細長接近尾部有黑斑,從側面看他的嘴有點類似鱷魚,上下成排尖銳的牙齒,平常游動的速度非常快,難怪這些小魚會如此驚恐,只有一小群魚掌握逃命的訣竅,那就是往深處鑽,青旗魚天性就喜歡待在水面,魚類資料庫的資料指出,青旗魚活動範圍是水面到十米深,我每次見到的青旗魚都是緊緊貼著海面游動,十米或許真的是他們的極限深度,所以逃命的小魚只要往下潛,就可以躲過追殺。

今天潛水拍了一些不錯的小片段,目前我還在整理中,之後會陸陸續續放上來,敬請期待!

你也許會喜歡的相關文章:
豆腐岬幸福水溫大解密
久違金黃的冬陽與藏青的海

留言

小賴寫道…
桃園小賴,沒看沒事,看了很懊惱,今天為甚麼。沒有飆去。
咖哩寫道…
親愛的桃園小賴:

不要懊惱,咱們的夏天開始了,以後機會多的是,接下來一個禮拜天氣應該會不好,兩個禮拜後,有機會!
wolfharry寫道…
期待看到咖哩的影片 :)
咖哩寫道…
親愛的wolfharry學長:

小魚的影片已經放上去,其餘自由潛水的影片還在整理中,感謝你的期待!
匿名表示…
我是星期六在豆腐岬遇到你的那位台北的先生,因為忙著和你聊天忘了介紹自己,我叫jimmy,住在台北北投,最近開始喜愛上浮潛,已備好了裝備,但苦無有經驗之人的帶領指導,若是有機會希望可以再不期而遇.
咖哩寫道…
親愛的Jimmy:

您太客氣了,何須不期而遇,咱們下次就約個時間一起下水,如果有什麼心得也好當面討論。

很高興認識你!
匿名表示…
嗨:
我穿上5mm(猜的)防寒衣.潛不下去.
Q1:配重帶???完全不懂.
Q2:閉氣練習???完全不懂.
請指導.
北投jimmy寫到.
咖哩寫道…
Dear Jimmy:

潛不潛得下去與配重帶無關,5mm防寒衣即便沒有配重帶也應該要可以順利下潛,配重可以減輕浮力讓你省力,但僅止於省力,而非技巧上的彌補,否則稍一不慎,很有可能從下潛變成下沉,那恐怕就危險了。
請問你有穿上蛙鞋嗎?下潛動作切忌急,躬身之後,慢慢舉起雙腿(也有舉單腿的),動作太急的人,雙腿會舉出水面,也沒什麼缺點,只是有時動作太快身體來不及下沉,腿會舉得很高(露出水面比例較多),不容易平衡容易傾倒而影響身體入水的角度(一般而言我們都希望是垂直向下的),假如你動作緩慢,躬身之後帶一點旋轉(前滾翻),角度對了就開始踢腿,當時你的腿包含蛙鞋應該有很大的比例都在水面下,自然就會有一點動力把身體持續的往下帶(下潛)。

下潛動作我也不敢說自己是標準的,只能說是自我滿意,也不太會用文字表達,假如有機會一起潛水,或許可以在現場提供你一點建議互相討論,

關於閉氣練習,比較科學式的練習大致上分成兩大類,一種是O2 table另一種是CO2 table,練習者依照自己的閉氣能力,設計一個訓練表,以O2為例,固定每一次的呼吸準備時間,逐步拉長閉氣時間,好比說規定自己每次都只能用一分鐘做呼吸準備,但閉氣時間一次次的拉長。

另一種CO2 table,就是固定閉氣的時間,但逐步減少呼吸準備的時間,最後可能減少到只用二十秒甚至時秒做呼吸準備(這種訓練可以有效累積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訓練身體對高二氧化碳濃度的忍受能力)

以上只是粗淺的做一個練習介紹,但我也要在這邊持平的提醒另一種觀念,在國外是有人反對這種閉氣練習的,假如二氧化碳造成的不舒適是一種救命警訊,那為什麼我們要學會去忍受她?
火災來的時候警報器會響,這是正常的,為什麼我們平日太平時期要去訓練忽視警報器的噪音?

我個人在海況不錯的時候,會稍微大膽地遊走在自設的兩分鐘原則線附近,以我這樣不思進步的玩法,其實平常是不必做任何閉氣練習的,唯一的運動就是跑步以維持一定體力而已。

以上供您參考,很歡迎隨時提出意見來討論。
between11寫道…
謝謝咖哩,我終於找到入水動作的說明,終於可以練習入水時,腿如何不在空中晃了
between11寫道…
O2 Table,我習慣性的忽視固定時間呼吸準備這件事,因為我不了解它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我還蠻隨興的用感覺的時間來準備呼吸,難怪我的閉氣時間一直都沒啥進步。只有狀況好時,能來到一分鐘,狀況不好時,連一秒鐘都不想多閉。有次請教別人,他說到,第一次走這個呼吸流程可以閉個1分鐘,第二次就可以閉到1分半,然後第三次就能來到2分鐘。我一直沒有這種躍進的感覺。只有停滯的感覺在一分鐘左右,不管是在泳池的動態潛泳或海裡游玩練習。
between11寫道…
我在想是不是因為我以往跑步和游泳都已養成習慣性的頻繁換氣的淺層呼吸換氣,所以我肺活量偏小,加上目前的放鬆練習不是很確實,身體又容易在潛泳的過程過度出力,忍受CO2的痛苦指數也偏低,加上技巧也不足,所以這些是形成我閉氣時間,是一直在一分鐘停留的原因。還是學習閉氣,本來就是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才會有進步,然後有一天會頓悟???
jimmy寫道…
1.現在.辦公室外天氣超好.想必豆腐岬的海水超藍.水溫也超溫暖.就這週六09/18早上吧.我們豆腐岬的浮潛區見囉.(先到先下水).
2.我穿3mm(應該吧)連身防寒衣.戴防寒頭套.穿蛙鞋(全長30公分.黃色.游泳班訓練用).腰包裡有:鑰匙.錢.手機(用挾鍊袋裝).站在水裡.都不要動.也不會沉下去.
(連身防寒衣太寬鬆???導致浮力太大???)
想要潛下去.在3或4公尺深時.很大的浮力
將我往上拉(身體不夠垂直???).此時.氣也不夠了.頂多40秒吧.耳朵也會痛.
咖哩寫道…
親愛的Jimmy:

我今天早上有下水,我稍後會補上潛記。
關於你的第一點,其實我不是每個禮拜六都能下水,這個禮拜六能不能下水還要再看看,但我希望可以和你一起潛水,會盡量排時間下水。如果能夠一起下水,我可以幫你拍下你下潛的姿勢,這樣對你的姿勢調整會有幫助(影片是屬於你私人的,我不會公開)。

關於配重的問題,一般的配重就算在水面立姿不動,本來就不應該會沉下去,頂多就是水線吃到面鏡附近,這樣就算配得重了。防寒衣寬鬆或是緊繃對浮力大小沒有直接關連性,但有時候防寒衣裡面有大量的空氣,假如下水後沒有排出來,確實會產生比較大的浮力,這點你下次下水可以注意一下。
往下潛之後,浮力會隨著深度逐漸遞減,最後浮力會小於重力,人只要放鬆就會自然下沉。(浮力等於重力就是所謂的中性浮力點)
因為浮力隨深度逐漸遞減,所以三、四公尺深的浮力絕對比一、二公尺深要來得小,你會覺得『很大的浮力』,我反而認為應該是你的耳壓平衡有狀況,才會讓你錯覺有某種壓迫性的力量阻止你下潛。假如你的耳壓平衡沒有問題,你躬身下潛後除非身體歪掉,否則連續踢動蛙鞋一定是越來越深的,而且也因為浮力的減小,蛙鞋越踢會越省力。
初學的人,可能還有一種狀況,初學的潛水者會想要去看著海面下潛,當你身體頭下腳上時,如果你還想看著海面,勢必要仰著頭,這個時候身體就會呈現很不流線的狀態,頭一歪,上半身就會跟著歪,然後是越踢身體越平,最後蛙鞋的動力只有小小的分量用在垂直方向上,這就導致了沒辦法持續下潛的可能。
最標準的下潛(我平常也不一定這麼做),當你緩緩躬身之後,你的頭頸應該是處於正視前方(與運動方向垂直)的狀態,有一點像是立正(微縮下顎),這樣的身軀能夠流線、筆直。

只要你穿上蛙鞋,即便穿上5mm兩件式的防寒衣,都一定可以潛到海底,我踢上一雙蛙鞋(四線金剛)的時候,可以從水面拉一顆浮球到海底(豆腐岬人工魚礁用的浮球),所以當你沒辦法下潛的時候,一定不會是防寒衣或配重出狀況,純粹是姿勢的問題。
咖哩寫道…
親愛的 between11:

關於閉氣的練習,先別把矛頭指向自己的肺活量,我經常跟有這方面疑慮的朋友提我自己的例子,我是胸骨塌陷的人(凹胸),雖然沒有凹陷到不用當兵,但是外觀上很明顯可以看得出胸骨有問題,胸骨塌陷的人心肺能力都不好(而且一定合併有脊椎側彎),更不要提我在大三以前是從來不做運動的(除了撞球),一個先天不良,後天也沒有在發育期好好健身的人,如今都可以這麼舒服的享受自由潛水,所以請相信我,你的肺活量一定是夠的!
閉氣的進步雖然不是跳躍性的,但是心理障礙的克服確實是階段性質的,當一個人在練習之前就相信『人絕對不可能閉氣超過三分鐘』,那麼他的每一次練習,只要看到碼錶跑到快三分鐘,就會瞬間覺得壓迫感越來越重,這是他自己給自己的限制,假如有一天,他做閉氣練習,一時之間忘了看時間,等到他閉氣結束之後,他去看時間已經達到四分鐘,從此之後,他就很容易閉氣超過三分鐘,因為當初那個無來由的自我限制被打破了,你說這樣的進步是不是跳躍性的呢?
如果按照這樣的心理推論,現在的你,在潛意識裡很有可能把一分鐘當做一面牆,或許你可以考慮在閉氣的時候試著忘記時間,不要去看錶,專注在放鬆或者某種簡單的事物上,也不要嘗試在內心裡數數(有的人會數心跳,恐怕也不是一個好的作法)。
假如你真的覺得二氧化碳很難忍受,那我建議你不妨在練習時,以輕度的超呼吸來克服這個問題,先靠超呼吸突破你的心理限制,然後再回過頭用正規的方法(禁止使用超呼吸),下去練習閉氣。
Unknown寫道…
感謝咖喱哥的分享,真的很棒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