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Buzz看Wave的失敗!

Google Buzz閃電於今天正式推出,推出的速度有點不太像是Goolge一貫的風格,過去任何新的服務要推出總是先放出『傳言』,讓大家苦等一年半載才正式推出。我認為這一次會這麼快,是因為Google在wave踢到鐵板後,又重新回到綜效策略上。
在Gmail裡新增一個Buzz,技術上根本不太需要突破,說穿了就是多一個『收件匣』罷了,其他像是RSS share、Picassa等分享功能早就行之有年,現在不過就是將訊息『轉寄』到Buzz收件匣。技術上根本沒有大的創新,但在使用者介面(UI)卻可稱為一個進步,因為這個新奇的Buzz收件匣打破了email的封閉性,現在我們有可能透過一些公開的Buzz討論而認識新朋友。
現階段只能和Twitter接軌,未來如果能和噗浪或是Facebook也相通,那麼使用者將會被『黏』在Gmail上!

反觀之前轟轟烈烈推出的Google Wave為何會失敗?有兩個原因:

1.她太未來了。
2.她太嚴肅缺乏殺手級的小遊戲(如開心農場之類的)。


這個系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缺點,而且構想非常前衛,甫推出之際甚至被看好為取代Email的系統,一直到現在我對這點的看法依然不變,但我認為這一件事情不會發生在一個全新的平台上,人類對於Email的革命應當發生在Email系統上。創新的構想應該建構在原有的使用習慣上,也許是因為技術上有困難,才使得Google捨棄原有的Gmail系統而創立一個新的平台,但這個平台太過前衛,身邊會熟用的人還真沒幾個,就連我這個Google迷也是稍微瞭解後就放棄不用了,並非覺得不好而不去使用,而是覺得使用上不方便、不習慣。

這好像是Google偶爾會發作的一種『毛病』,就像他推出的瀏覽器Chrome,竟然不支援自家的Google toolbar!當初我的解釋是Chrome會將tooolbar所有功能都內建,所以當然不需要支援toolbar,但我依然無法理解的是,Chrome竟然捨棄自己原有的Google bookmarks,而在Google Docs裡創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資料夾存放書籤。Google一向是高度綜效而且重視UI的企業,但偶爾就是會有這種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爛演出。
前一陣子推出的Google網路硬碟就很聰明,根本沒有什麼新的系統叫做Google Driver,只不過是將Google Docs裡的上傳檔案格式限制取消,這樣一個眾所矚目的免費網路硬碟就出現了,而且使用者不需要重新適應一套UI,原有的Google Docs使用者立刻就對這個新服務上手了。

關於小遊戲,雖然我不欣賞上網打遊戲消磨時間,但在台灣的網路族都不得不承認,Facebook的崛起是因為開心農場的緣故,在開心熱潮之前Facebook在台灣只能算是慘澹經營。透過一系列開心遊戲,使用者非但被黏在facebook上,甚至還吸引了許多人的加入,社群在一夕之間就完整的被建立起來,在我身邊不管有沒有玩遊戲,現在沒有facebook帳號的人是少數!反觀Google wave,耗腦力的數獨遊戲根本吸引不了群眾爭先恐後搶著使用,也許你會問難道Google Buzz不會有一樣的下場嗎?事實上,Google Buzz比起他的前輩Wave還要好一點,因為Buzz搭著Gmail一起使用,受Gmail原有的中性黏度加持,情況會比wave好上許多。

現在我期待Wave上的一些創新技術可以逐漸移植到Buzz上,特別是『樹狀討論結構』這種新的結構超越了現在的Email與網路論壇,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即時』發表,這兩個嶄新的功能,將使網路上的訊息交換開創出不一樣的局面。

(最後我補充一點:MSN 你的死期已經越來越近了,想想辦法求生存吧!)

留言

匿名表示…
非常同意, 很有见地的文章, 对树形讨论结构很感兴趣!
謎寫寫道…
"...百思不得其解的爛演出。..."

呵呵呵...大公司的歷史包袱與門戶心結,問我就對了...
咖哩寫道…
Dear匿名:

謝謝你的認同!


Dear謎寫:

我想應該是公司內部派系的問題,但很遺憾公司的領導人沒有好好處理,導致我現在還是不願意從火狐狸跳槽到Chrome。(who care me ~ha)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