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倒數(有雷)
最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細膩地敘述美軍在伊拉克的拆彈隊,除了有內容,效果也是不錯的。片頭立刻給音響系統來一段低音的考驗,這部電影在音效的處理上相當有創意,因為他們用的是以低音為主而不是重低音,不像過去千篇一律的爆破場面,一昧加強重低音強度,同時配合多視角的畫面重播一場爆炸的視覺刺激,這是動作片一貫的好萊塢俗氣,搞得大家還以為炸彈爆炸,是很漫長可以細細品味的過程。
危機倒數一片的導演讓觀眾感受到,爆炸就是瞬間,爆炸就是溫度與速度的失控,爆炸就是一場措手不及的驚嚇!
觀賞電影前,看過n次這部電影的預告,知道導演利用高速攝影技術,將某一次的爆炸場面慢動作放映。即便我有這樣的心理預設,但當我真正看電影時,這一幕慢動作還真是快到我的大腦尚未理解完畢,爆炸就結束了,這帶給我一種更為寫實的爆炸感受。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經常會跑去鄰居家借看尖端科技(圖文並茂的軍事雜誌),尖端科技有一期專文介紹波灣戰爭的排雷小組,文章旁邊還配上幾張美國大兵跪在沙地上,如考古學家般細心撥沙處理地雷的照片,我已經不記得文章的詳細內容了,只是大約留下排雷小組的人多麼不怕死的呆板印象。
危機倒數要講的,並不是這些特殊人員多麼的勇敢而不怕死,反而呈現了這些人內心裡的脆弱與掙扎,這是真正人性的一面。當新隊長剛出現時,我有點擔心這部電影,準備開始賣弄不切實際的個人英雄主義,後來,這部電影還真的塑造了英雄隊長,這種英雄形象卻架構在主角內心裡對真實世界的掙扎與逃避,不完美的英雄形象,奠定了這部電影的寫實與感動!
最後有一幕畫面,刺激我掀起不同的聯想,隊長回到美國,和家人在超級市場買日常用品,當他站在麥片架前,望著眼前品牌種類龐雜的麥片牆,一向果斷的隊長竟然起了猶豫,就在不知如何是好的窘狀下,隨意挑了一盒麥片。這一段讓我想起另一部電影『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主角1900一生在維吉尼亞號這艘巨輪上渡過,有一回他曾為了愛情想踏上陸地,他鼓起了勇氣,在眾人的目送下,自甲板邊緣踏上由碼頭架起的樓梯,才往下走沒幾步,他突然停住了,眼前大城市的景象凍住了他的腳步。
1900曾經解釋,為什麼自己選擇不踏上陸地,理由是,城市太大了,看上去無邊無際的浩瀚,這裡面充斥著太多的選擇,選擇已經多到氾濫的程度,干擾著自我生命的感知,他鍾愛的鋼琴,八十八個黑白鍵,非常有限卻也極其純粹,他在琴鍵上反而可以清楚自在的生活著。
倒數危機裡的隊長,最後選擇回到戰場繼續拆彈工作,鏡頭從爆炸的安全距離外,遠遠照著他孤獨的背影,也許是背離著現實世界,但面對的卻是清楚的自我。
你也許會喜歡的相關文章:
碧海藍天片段心得(與牛爸討論的懶人包)
留言
哈~寫這篇的時候,完全忘記War is drug,可能我在這方面感受反而不深。
所以推薦你一部電影 "第九區(district 9)" 一開始男主角是我非常討厭的男人典型;貪生怕死又嘮叨, 但是被突如其來的變化一步步逼到轉變成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形象, 就跟其電影風格一樣極度的寫實, 整個事件就好像發生在我們週遭的事情一樣真實.
這就是我一開始提到今年必看的2電影之二.
這部電影我第一次看DVD沒看完,後來我爸自己跑去租藍光片時,竟然租了這一片,跑回家問我這片好不好看,我說:慘了!你踩到地雷片。
因為我爸租了藍光片,所以我終於把他給看完了,後面劇情有好一點,只是前面那一段劇情,對我而言實在鋪陳太久了,外星人的部份『科技排場』不足,排場的精采、逼真這點就是好萊塢的強項了,同一個劇情,給好萊塢拍應該會逼真許多。
(我印像中,第九特區好像是南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