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鼻魨

颱風剛過,所以今天下水前早就有心理準備,下水前站在岸上看水色是很棒的藍黑色,但其實這只是因為萬里無雲的大晴天使然,這樣的天空下藍黑色的海水不代表高能見度,過不其然能見度大約只有六米上下,因為颱風剛過所以在灣外的我就不打算潛到海底了,颱風剛過什麼都多,魚多垃圾也多,許多大型垃圾對自由潛水人的安全構成很直接的威脅,今天能見度不佳的情形下貿然潛入深處蠻危險的,所以今天的潛水深度都不超過十五米,大約在十到十三米之間巡游,『水不清則魚親』這是大部分在台灣的潛水人都有的共同經驗,能見度差可以更接近魚群,而魚群的規模與種類也都會比平常要來得多,今天是我最近這一年來在豆腐岬看過最多魚的一次,小魚群很多,體型達三十公分的黑毛也露過幾次臉,為什麼濁水能夠比較接近魚?我猜是因為魚的視線因此受到阻礙,再加上濁水暗示著水中的食物(浮游物)多,因此許多魚都忙著覓食對潛水員的戒心比較鬆散,在十二米附近我曾經將自己的身體藏在消波塊裡,只露出頭套和面鏡用很緩慢的速度接近一隻刺規,當我們距離不到四十公分時,我反而有點擔心被他咬,沒想到才剛想到他就過來用力親了我的面鏡鏡片,可能是鏡片的反光導致他的好奇,但基本上這並不是如觀光客眼中的友善行為,魚會跑過來親面鏡通常是一種攻擊,希望你趕快離開他的範圍,所以下次有魚親你的時候,千萬不要伸出沒有戴手套的手,特別是像刺規這種牙齒銳利聞名的魚種。

今天還有見到小隻的管口魚,但比較特別的是凹鼻魨的現身,以下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圖片:
圖片來源網頁:http://www.meerwasser-lexikon.de/tiere/1525_Chelonodon_patoca.htm

我是在消波塊的縫細中遇到他,中研院魚類資料庫說他的最大體型可以有33公分,但我今天看到的只有二十公分上下,還不算大但可愛的模樣依舊,因為我和他保持著一點五米的距離所以他也不太怕我,就在他佔據的洞口邊徘徊一副像是在等人回家的樣子。

留言

熱門文章